参孙

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

    在上手体验了十几个小时之后,我决定不负责任地评价一下最近恶评如潮的 Gran Turismo Sport 这款拟真向赛车游戏。要说在前面的是,我以前没玩过 GT 系列的任何一作,因此对系列传统等知识毫无概念,希望各位 GT 警察口下留情。

    说实话,本作是我期待了很久的一款作品,可以说一年多以前买方向盘的时候选了 G29 而不是 G920 就是为了它。今年年底赛车游戏大作频出,PC2 和 Forza 7 双双拿到 IGN 高分的时候,我还是不为所动地专心等着 GTS 发售,直到等来了一片骂声。可是骂归骂,G29 都买了,没法去玩 Forza 7,而 PC2 相对一代看起来变化不大,实在是不想把 60 块钱贡献给它,于是到头来还是选择了期待两年的 GTS。

    先从大家骂得最多的点说起吧,看了那么多评论,最常见的几点总结下来,无非是车少,赛道少,画面差,全程联网,没有生涯模式。先说车少,相比于其他同类游戏动辄几百上千辆车的可选项,一百多辆车在这个时代看起来的确有点寒酸了。但必须要说的是,虽然总数少,车型的选择却是非常用心的,仔细看下来,每个级别都有不少经典车型可选,对我个人来说已经是足够的了。赛道少则是实实在在的大问题。虽然也有 Nordschleife,Brands Hatch,Willow Spring 等经典赛道,但还是远远不够,Spa,Hockenheim,Silver Stone,Catalunya 等统统缺席。而且车的选择再多,每个级别常开的也就那么一两辆,将就一下是可以的,但赛道总共就那么点,刷完就没了,这就会带来非常不尽兴的游戏体验。画面的问题得分成两方面来说,如果细究真实度,多边形数,贴图分辨率,光线追踪算法,那 GTS 显然不如 Forza 7,甚至有些方面比不过几年前的 PC 一代。但是在非理性的那一面,比如光影质感,气氛营造,甚至观看舒适度上,我认为 GTS 是无出其右的。这是一种非常日式的制作风格,而这游戏不只画面,其实在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了这种气质和取向,下文讲物理与手感的时候也会提到。全程联网就不细说了,至少我没有遇到过无法连接的问题。而生涯模式这个大家骂得最多的点,反而是我最无所谓的,因为我玩其他赛车游戏的时候也几乎从来不玩生涯模式。讲道理,每天上班已经够累了,为什么到游戏里边还要继续上班,忍受种种不必要的限制。赛车游戏的正道就应该是自由地学习刷圈,练习刷圈,变个花样刷圈,以及永无止境地刷圈。

    于是在刷了不少圈之后,我终于有信心稍微评价一下本作的物理与手感。令我不解的一个问题是,明明这一点才是拟真向赛车游戏最核心的内容,为什么网上不管是夸是骂,两边大战几百回合,都没人会提到这一点,大概用方向盘玩游戏的毕竟还是少数。言归正传,就像上文评价画面的时候提到的那样,本作的物理与手感得分成两方面来说。单论物理行为的真实性,我认为 GTS 作为一款拟真向的赛车游戏是及格的,但绝对不够优秀。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,不同车型各自的特点以及不同之处被人为地放大了,导致你不能用对真实世界的直觉去直接操控,而需要专门去适应它。这句话可能不太好理解,所以举个例子。比如说前驱车与后驱车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转向特性,通常前驱偏推后驱偏甩,但这只是一种倾向,最终的表现还是应该符合物理规律。而在本作中,想让一辆 Civic Type R 甩尾是极其困难的,这种难度超出了真实的范畴。以当代标杆 rFactor 2 为基准,rF2 里哪怕把车调得再推,你只要强行带刹入弯,载荷转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总是会甩的。而在这里,你手中的 Type R 就是会执拗地沿着切线方向一路冲过去,无论对它做了什么。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后驱车上,例如非常典型的 Alfa Romeo 4C,我知道这辆车很甩,出弯给油也十分谨慎,但在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下,你应当能感受到它逐渐逼近极限,到达极限,以及突破极限的过程,至少在 rF2 里可以感受到,而不是像神经病一样在某个瞬间突然失控。总的来说,如果 rF2 的物理模拟是 100 分的话,GTS 大概能得 75 分,大体上也算没什么硬伤,就是上述的一些细节不够到位。这种过度强调差异化的设计选择其实是非常日式的。就像在 FIFA 里面球员的属性全靠数字来体现,实况里就非得加上个特殊能力卡,让球星变得更与众不同。我一直觉得日本人不管做什么游戏都像是在做真三国无双,球星和赛车也只是武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,最重要的不在于真实,而在于独特,炫目,以及讨喜。当然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了,本作的人为夸大还没有到这种程度,只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增加了修饰。而在不讨论物理真实性,单论手感的时候,本作的表现堪称优秀。同样是力反馈,PC 的回正和振动就是无可争议地粗糙,给人感觉十分廉价,而 rF2 的就十分细腻妥帖,有真车的量感和质感。还是以 rF2 为满分基准,GTS 的手感应该可以拿到 90 出头,在细腻与舒适程度上绝对到位,稍有欠缺的是对路面激励的反馈。我甚至怀疑这游戏是针对 G29 特意优化过的,因为开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 G29 那廉价的塑料齿轮带来的负面感受,不得不说第一方游戏在这种细节上的确有先天的优势。这一点也是很日式的,即技术不够匠心来凑。就像画面的硬指标比不过别人的时候,可以靠细心的调整甚至投机取巧来让人觉得舒服,手感也是这样。虽然并不能完美还原真实的状况,但经过仔细的调校之后,总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它。总的来说,GTS 终究是一款赛车游戏,而不是 rF2,AC 那样的比较纯粹的模拟器,但它的物理和手感在游戏这个维度已经做到了优秀。

    而在游戏模式方面,我简直要爱死那几个单机模式了。上文我说过,我玩赛车游戏几乎唯一的玩法就是刷圈,所以只要有 Time Trial 模式对我来说就差不多够了,再加个简单的 AI 比赛我就已经很满足了。而本作给出的驾校模式,挑战模式,以及赛道分解模式,是我第一次真的愿意去玩除了刷圈以外的玩法。驾校模式为各类驾驶技巧设计了针对性的练习,比如高速弯怎么过,发卡弯怎么过,连续弯怎么过,收缩弯怎么过,当然还有如何应对转向不足,如何根据弯道后的直道长度调整过弯策略,如何根据连续弯的设计调整走线与刹车点,等等等等,非常细致。每个技巧都会配上视频讲解与实车练习,想达到过关要求很容易,但想拿金牌还是稍有难度的,目前我刷完了前一半练习的全金牌,希望后边的不要太难。挑战模式不用细讲,大致可以看作驾校模式的学以致用版本。而赛道分解模式则更进一步,把实际的一圈赛道分成几段给你讲解应该怎么开,同样也是视频与实操相结合。这么一套开下来,再去刷圈的时候感受就会完全不同。我不知道这些模式是 GT 系列的传统还是本作独有,但在我看来,这就是拟真向赛车游戏该有的单机模式,我想不到更好的玩法了。

    最后来说几个我个人比较在意的缺点。首先是单机比赛时的 AI 选车问题。不管你选哪个级别的赛车,总会有一部分对手是开着更高一个级别的车参加比赛的。这个设计实在太蠢了,尤其是在大直道上眼睁睁地看着对手从身边超过去,那一瞬间我仿佛体会到了头哥对本田引擎的愤怒。其次是反人类的 UI 设计,菜单和按键的组织排列基本上没有逻辑可言,总是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发现某个功能,虽说相比于以菜单混乱而闻名的 AC 还是要好不少,但仍然是显著落后于这个时代的其他竞品了。再次,本作的轮胎声音实在是比较差劲,不仅听起来颇为诡异,而且与赛车行为的关联也很模糊,有时候轮胎响了半天车却没到极限,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了。最后,虽然我对全程联网没有那么反感,但你还要选在周日晚上维护服务器就有点过分了,导致我原本计划好的刷圈之夜只能取消,转而来写了这篇评测。

    总之,目前我所体验到的 Gran Turismo Sport 大致如此。车辆调校我还没有细看,扫了一眼似乎可调项目也就是主流那些,应该没什么短板也没什么亮点。作为一款拟真向赛车游戏,我认为 GTS 绝对可以算是非常优秀的作品,对得起那 60 块钱的票价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它的分数或许只是 7.5/10,但由于我个人的游玩口味与审美取向,我愿意给它一个 9/10,并且额外再加 0.5 分给拍照模式,毕竟这个独立于游戏之外的模式做得实在太精美了。希望后续的更新可以把赛道数量这个最大的短板修补到主流水准,并且取消单机模式的联网要求,那样的话,我私人的 9/10 的打分对所有人都可以成立了。

评论 ( 1 )

© 参孙 | Powered by LOFTER